{logo}
 首页  新闻动态  实验室简介  研究方向  学术梯队  科学研究  人才培养  仪器设备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当前位置: 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研究方向>>正文
学科方向3:环境污染物检测新原理新方法
2015-09-19 10:50  

学科方向3:环境污染物检测新原理新方法

学术带头人:王永生

 

1、建设期内,本方向研究人员所做工作的主要内容、特色和取得的主要突破

本方向主要在环境污染物及其生物标志物、重大疾病生物标志物等方面开展新原理、新方法、新技术研究。1)重大疾病生物标志物研究方面。首次构建了金纳米-核酸适体共振光散射测定8-羟基脱氧鸟苷的超灵敏生物传感方法,在国际上首次研究证明了8-羟基脱氧鸟苷与核酸适体相互作用的机制。首次构建了金纳米-核酸适体比色传感测定8-羟基脱氧鸟苷的生物传感方法。极大降低了检测成本。基于结构转换荧光打开机制,建立了金纳米粒子修饰核酸适体信标检测腺苷的新原理新方法;建立了成本低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光散射法测定氨基脲敏感性胺氧化酶活性的新方法。基于hemin-ABTS2--H2O2体系建立一种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分光光度法测定8-OHdG的新方法。为8-OHdG适体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基于核酸适体的生物传感器的构建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和理论依据。2)环境污染物及其标志物研究方面。完成基于铀特异性核酸适体构象转换和免标记金纳米粒子共振光散射法测定铀的新原理新方法研究。完成水溶性维生素g辐射的色谱特性与辐射计量学应用研究。完成基于催化荧光法测定甲醛的新方法研究。3)环境重金属污染生物标志物金属硫蛋白(MTs)研究方面。发现和建立了系列新原理新方法: Hg-(T)-rich oligonucleotide- AuNPs比色法检测MTs的新方法; 基于MTs能与8-羟基喹啉-5-磺酸(HQS)-Cd2+配合物作用,导致体系荧光强度显著减弱的原理,建立了荧光猝灭法测定MTs的新方法。同时应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8-羟基喹啉-5-磺酸-镉配合物与金属硫蛋白的作用机制。该研究成果为MTs 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和在环境监测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新思路和理论依据;建立了环丙沙星-铜配合物荧光光度法检测MTs的新方法;建立了CIP-Cu配合物和LEV-Pd-MTs体系共振光散射法(RLS) 测定尿样中MTs的两种新方法。

本方向“十二五”期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4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1项,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项,湖南省科技厅项目1项。在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3篇,其中SCI收录论文为35篇。主持承办了全国卫生化学学组会议1次,参加国际会议1人次。国外访问学者2人,获博士学位1人。主编教材1部,参编教材5部。

2、学科带头人学术水平简介(代表性成果、承担科研项目等)

王永生,男,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十二五期间,共指导硕士研究生11名,其中7名已毕业,指导研究生获湖南省优秀硕士论文2篇。在《Biosens. Bioelectron》、《Anal. Chim. Acta》、《Electrochimica Acta》、《Microchim.Acta》、《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科研论文30篇,其中SCI收录21篇,论文最高影响因子6.45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基于功能化核酸的金属污染物无线传感方法研究,项目编号211770522012-2015,经费65万);主持科技厅重点项目1项(基于功能化核酸的重金属离子无线传感方法研究,项目编号2010SK30392010-2012,经费5万)。

 

关闭窗口
 
您是本站第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南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地址:衡阳市常胜西路28号
邮编:42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