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一:典型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价
主要研究内容:(1)辐射污染环境和重金属污染环境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及其时空分布模式的成因与机理,典型环境与健康相关性。(2)完善与制订环境与健康重点领域急需基础标准,如环境污染健康损害评价与判定、环境生物损伤防控、环境健康影响因素评价与风险评估、饮用水、室内空气及电离辐射等风险评价、金属尾矿、废矿及矿渣的环境风险评价,辐射环境安全评价理论和方法。
研究方向二: 典型污染物毒性损害与修复
主要研究内容:(1)辐射生物学效应与防护。放射污染对生物及人体健康影响机制与放射性损伤修复机理;辐射损伤分子标志物、辐射致癌、致突变、遗传效应、辐射对细胞周期调控影响、低剂量辐射的免疫增强效应及其机理、辐射敏感性等;低剂量电离辐射生物效应,适应性反应与机理、抑瘤效应及机理;放射性核素环境行为与生物学影响与辐射损伤修复机制;放射防护与纳米生物防护剂等。(2)典型污染物的毒理学及生物有效成分干预。Pb、Cd等典型重金属、持久性毒害物和持久性有机物对机体损伤与修复机制;环境因素对细胞水平、基因水平及蛋白质水平相互作用。
研究方向三: 典型污染物检测新方法与新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1)水、气、土壤、固体废物等环境要素的辐射,Pb、Cd、U等常见典型污染物快速检测、集成检测、遥感检测等新方法;各环境要素监测分析工作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及环境基准;环境生物标志物。(2)空气、水、土壤、空气颗粒物、沉积物、生物和固体废物等环境介质中典型污染物计量基准和环境标准样品;重点污染源剖析,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移、扩散规律。建立我省典型环境污染物的量值溯源体系,为环境管理、监督与决策提供计量标准技术支持。
研究方向四:典型污染环境的生态修复与阻控
主要研究内容:(1)典型污染环境的功能微生物修复与阻控。筛选和培育功能微生物,通过盆栽试验、野外田间试验研究功能微生物对污染环境的修复、阻控效果及其机理,降低典型污染环境的生态风险。(2)典型污染环境的植物-改良剂联合修复。筛选和培育功能植物,辅以改良剂、园艺措施等,通过盆栽试验、水培试验、野外试验研究功能植物与改良剂对污染环境的联合修复、阻控效果及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