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中心概况 | 实验教学 | 建设成果 | 设备环境 | 管理制度 | 师生互动 | 资料下载 | 实验预约 
  教学改革
当前位置: 预防医学与放射卫生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教学>>教学改革>>正文
 实验课程 
 教学大纲 
 实验教材 
 教学视频 
 教学改革 
 教学效果 
 
 
实验教学体系与内容
2013-10-22 13:30  

一、实验教学体系建设

“中心”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渐构建了“宽覆盖、一体化、多模块、分层次”的预防医学与放射卫生实验教学体系。

1)改革教学体制,承担了多学科多专业交叉融合的实验课程教学

2005年,学校改革教学体制,将医学门类各二级学科中实验方法与技术相近的学科实验室合并,组建“实验教学中心”,原分散在各教研室的各专业实验集中到“实验教学中心”完成。目前,预防医学与放射卫生实验教学中心面向全校9个学院涉及21个本科专业(方向)承担《卫生理化检验学》、《妇幼保健》、《病原检测学》、《放射毒理学》、《放射卫生及防护》、《预防医学实验方法与实践技能》等33门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开设相应的实验教学课程,同时为全校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开设《医学统计学及SPSS应用》、《流行病学》、《分子毒理学实验技术》等实验课程;另外,预防医学、卫生检验和部分基础医学等专业的毕业生专题实习,大学生科研选题和“挑战杯”等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也在本“中心”完成,“中心”平均每年接纳学生4100余人。

2)优化课程设置,架构了一体化的实验课程体系

基于学校核学科特色、医品牌优势以及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中心”打破学科壁垒和专业界限,重新设置和调整课程模块,科学整合与创新预防医学多学科教学内容,有机整合相关课程的实验理论、方法和技术,形成囊括专业课程、大类专业或跨越医核门类多项内容一体化的全新预防医学与放射卫生实验课程体系。“中心”率先自编了有核医结合特色的实验教材——《预防医学与放射卫生实验方法和技能》,并在国内高校中率先对预防医学等相关专业学生开设《预防医学实验方法与实践技能》实验课程,该课程综合了环境卫生与放射卫生学、卫生毒理与放射毒理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劳动卫生学、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辐射监测与防护等课程的实验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了课程内容重复、各专业课程综合不够的问题建立了集文字教材、网络课件、网上资源及网络环境于一体化、分层次、立体化的“预防医学与放射卫生实验方法和技能”课程与教材体系。

3)调整教学内容,组成了六大实验教学模块

l           “中心”改革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和实验教学内容,构建了六大实验教学模块。一是构建专业课程实验教学模块。将《环境卫生学》、《劳动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卫生毒理学》、《流行病学》、《卫生理化检验学》、《病原检测学》、《放射毒理学》、《放射卫生学》和《放射生物学》等课程纳入不同专业课程实验教学模块。二是构建公共卫生基础实验教学模块。将《卫生学》、《预防医学》、《医学统计学》和《临床流行病学》等课程纳入临床医学、护理等其他医学及生命科学专业的公共卫生基础实验教学模块。三是构建核医结合工程类相关课程实验教学模块。即将《放射卫生及防护》、《环境毒理学》、《辐射剂量与防护实验》及《环境监测与评价》等课程纳入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核安全工程、矿物资源工程和环境工程等核类或涉核专业核医结合相关课程实验教学模块。

  六大实验教学模块:

l      预防医学实验模块  授课对象为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

l      妇幼卫生实验模块  授课对象为妇幼卫生方向本科生;

l      卫生检验实验模块  授课对象为卫生检验专业本科生;

l      放射卫生实验模块  授课对象为放射医学方向本科生;

l        公共卫生基础实验模块  授课对象为临床医学、基础医学、护理、医检及药学、生物技术等生命科学类本科生;

l        核医结合工程类相关课程实验模块  授课对象为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核安全工程、矿物资源工程、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

l      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上述六大模块之间有一定交叉。

l       同时,“中心”按照学生实验项目内容按功能,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实验室创新集成,下设辐射监测与卫生防护实验室、辐射生物学效应实验室、卫生毒理与放射毒理实验室、环境卫生与放射卫生实验室、病原生物检测实验室、卫生与环境理化检测实验室、健康促进与卫生保健实验室、核污染与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置模拟演练实验室、数据统计与信息处理实验室9个功能实验室。

4)重组实验内容,构成了三种不同层次实验类型

中心”按照实验的类型和要求,避免实验内容设置重复,优化实验方案,遵循从低到高,从基础到综合再到创新的认知和能力发展规律,对实验课程进行了全面的重组与整合。通过删除重复性实验,整合相关性实验,探索创新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实验,形成了按基础性、综合性和创新性三个层次建设实验教学体系。

“三层次”实验教学内容:

基础性实验(验证性)主要反映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训练基本技能的经典实验和操作。教学内容具有基础性、入门性、规范性的特点,教师示范、学生做规范化操作训练,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及规范的操作习惯。

综合性实验:这一层次的实验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

设计创新性实验在已有知识和技能基础上,以个人兴趣和科研目标为导向,学习并运用新的实验技术开展自行设计实验及科研训练。在创新性实验项目的确定上,采取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即以学生自学、自行设计为主,指导教师在项目选题、申报及答辩上对学生提供全程指导。实验中心选择创新性实验项目,择优申报校、省和国家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通过查阅文献,设计实验,立项论证,实验实施,归纳总结,撰写实验报告或论文等过程,以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增强科研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中心”特别注重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满足学生专业技能和个性化培养的需要。特别是在专业课程学习阶段,通过多层次的实验训练课程,加强课程间交叉融合,增强学生的知识拓展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1  “中心实验教学体系

 二、实验课程、实验项目名称及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比例

“中心”制定了相应的课程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项目。在教学大纲中,不仅对每个实验的目的、内容、操作过程设计等都有详细的规定,要求学生很好地掌握实验技能,同时通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训练,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加强。“中心”每年开设33门实验课程,共182个实验项目,所有课程均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数占总实验项目数的85.7% 。为确保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中心”每年均要对综合设计型、研究创新型实验进行重新认定。   

           

                              2   三性实验分布图

 三、实验教学与科研和社会应用实践结合情况

为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中心”十分注重将实验教学与科研和社会应用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实验教学和科研、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促进具有自身特色的实验教学精品课程建设,形成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活动,强化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

1 实验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

l        基地教学  不仅充分利用学校优势学科的科研基地,如国际原子能机构亚洲区域协调实验室氡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铀矿冶生物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环境保护研究所、生命科学研究中心等科研基地,而且注重与国内高水平科研院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充分利用高科技和一线实践的优势,鼓励优秀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实现对优秀学生的精英教育。组织学生参加湖南省和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及校内各类实验设计大赛、实验技能大赛、科技创新竞赛等活动,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

l          成果转化  注重将科研内容、科研成果渗透进实验教学中,将最新的和典型的科研成果经过凝练、整理、补充进综合性、创新型实践教学环节中,让学生接触到学科前沿。目前已经有多项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李贵荣、王永生等老师经过多年研究的“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卫生检测新方法和新技术”等研究成果已经被编入《分析化学实验指导》等实验教材。另外,“中心教师结合实验教学研制开发了一批实验教学设备,如湿式流量计校准装置、动式染毒柜、氡及其子体刻度与试验装置、多功能快速测氡仪、旋转式全胚胎培养箱等。这些专为教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应用于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实验教学,提升了教学水平。

l     对外交流  先后邀请了英国、美国、瑞典、乌克兰以及国内多名知名学者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并与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湖南省疾控中心、深圳福田妇幼保健院等颇具实力的科研单位和一线实践单位建立研究生培养协作单位和创新基地,每年选派优秀学生前去进行科学研究。

   (2 实验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l          课外实践  支持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课外社会实践,包括“三下乡”、“四进社区”、暑期社会调查等。如:学生利用现代信息资源与现代科技手段传播卫生知识,通过“中心”承办的全国第一家青少年艾滋病咨询网站“湖南省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网”锻炼现代预防疾病的方法与技能;组织学生到衡阳市环境监测站参与开展“湘江水质的监测与分析”;参与湖南安乡特大洪灾灾后防病防疫2005年组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参加了有共青团中央、全国人大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全国政协人口与资源环境委员会、水利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等共同实施的大型群众性生态公益事业“保护母亲河”行动,获得“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先进集体”称号2006年被评为“全国十佳生态环保社团”;以及开展“社区健康咨询”等多种社会实践。

l     基地实践  安排学生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卫生监督所、核应急医疗中心、综合性医院等校外实习基地实践。同时,“中心”及时收集基地带教老师反馈信息和学生毕业实践信息,结合实际及时修订实验教学大纲,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加强实验教材的改革和创新。

l     疫情宣讲  积极参与重大疫情宣传防治工作,当社会面临SARS、禽流感、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疫情时,中心实验教师带领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宣防。如开展了“中小学生健康知识讲座”、“非典型肺炎预防”、“艾滋病的防治宣传”、“乙肝的检测”、“常见流行病和传染病的防治宣传”、“甲型H1N1流感”实地防控与流行病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大环境和群体预防观念。

l        实战演练  “中心”与一线实践部门密切联系,把食物中毒、传染病爆发流行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地震、洪涝灾害等环境自然灾害事件、化学事故医学应急救援、核爆条件下的公共卫生应急等突发事件的模拟综合演练作为实验教学的重要内容,以增强学生应急响应能力和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指导能力。如20095月初,针对全世界范围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中心”迅速组织制定“南华大学甲型H1N1流感防控应急预案”;516日发现一刚从美国疫区来校的外籍专家出现流感样症状,迅即联合湖南省疾控中心、衡阳市疾控中心、衡阳市蒸湘区疾控中心、衡阳市卫生局等卫生部门,成功开展了“甲型H1N1流感防控应急实战演习”,取得很好的演练效果

 

关闭窗口

南华大学预防医学与放射卫生实验教学中心 Copyright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 湖南 衡阳 常胜西路28号 邮编:421001
湘ICP备05002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