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近日,南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青囊育禾”志愿服务队走进大安乡大安中学,开展系列爱国主题实践活动。通过理论宣讲、沉浸式体验、互动创作等多元形式,让孩子们在趣味互动中感受家国情怀与科技力量。
实践队队员以“两弹一星”精神为主题,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生动的历史课。队员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珍贵历史图片与影像资料,讲述了王淦昌、郭永怀等老一辈科学家隐姓埋名、攻坚克难的感人事迹,让孩子们了解“两弹一星”成功研制背后的艰辛与奉献,在孩子们心中播下崇敬科学、热爱祖国的种子。

VR眼镜体验环节让孩子们“穿越时空”,沉浸式感受科技魅力与国家实力。戴上设备后,孩子们仿佛置身罗布泊核试验基地,亲眼见证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震撼瞬间;随后又“降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仰望长征火箭刺破苍穹、直冲云霄的壮观景象。“太神奇了!就像真的在现场一样!”一名学生兴奋地说。科技手段让抽象的历史事件和航天成就变得鲜活可感,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

“画火箭·筑梦想”绘画活动将气氛推向高潮。孩子们拿起画笔,在画纸上尽情勾勒心中的火箭模样:有的火箭上画着五角红星,有的写着“中国航天加油”,五彩斑斓的画作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祖国的祝福。实践队员鼓励孩子们将航天梦想与日常学习结合,努力成长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红旗制作环节中,实践队员为孩子们分发红色布料、五角星贴纸、剪刀、胶水等工具材料,耐心讲解五星红旗的设计寓意和制作步骤。孩子们专注地将五角星贴在红旗中央,看着亲手制作的小红旗,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纷纷举起红旗与大家合影。课程末尾,孩子们将小红旗郑重粘在自己绘制的火箭旁,许下稚嫩的心愿:“希望有一天,我设计的火箭也能载着五星红旗飞向太空!”

此次“三下乡”活动通过理论宣讲与实践体验相结合、传统教育与科技手段相融合的创新方式,红色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浸润童心,进一步增强了孩子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信心,让红色基因在青少年心中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