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学院
 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队伍  教育教学  科学研究  招生就业  学生工作  党群工作  校友工作  资料下载 
公共卫生学院
硕士导师简介-徐新云
2020-05-13 10:14  

南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IMG_256

    名:

徐新云

    位:

博士

工作单位: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务:

教授/副所长

    贯:

湖南省岳阳市

研究方向:

分子毒理学

 

一、基本情况

1963年出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后,硕士导师,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毒理研究所副所长。1984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现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大学毕业后在湖南省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工作(现更名为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1990年获华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1997-2000年美国NOVA大学博士后,2000年回国到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2001年晋升主任医师,2003年任职业卫生科主任,2006年任毒理研究室副主任,2017年任毒理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方向是分子毒理学和环境危害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主持完成国家卫生标准“职业性砷中毒诊断标准”,主持和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项目、973项目、科技部攻关课题和省市科研课题18项。在《Biochemical Pharmacology》、《Pharmacol Toxicol》、《Toxicology Research》、《Life Science》、《Europ J Pharm》等国际学术刊物发表SCI论文15篇,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多篇。多年来主要从事职业卫生和毒理学研究,编写《现代环境分子毒理学》、《生化与分子毒理学史》、《毒理学辞典》、《自由基毒理学》等专著7本,获中国职业健康安全协会科技奖一等奖(排名第一)、深圳市科技进步奖(排名第一)、中华预防医学科技奖、广东省科技进步奖等科技奖8项,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排名第一),现任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理事、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致突变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毒理学会毒理学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毒理学会免疫毒理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预防医学会自由基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毒性测试与替代方法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毒理学会常务理事,深圳市预防医学会实验动物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二、教学与科研情况

1. 科研项目

1)   

深圳市基础研究学科布局项目:雾霾致癌的精准医学分子机制与早期监测生物标志物研究(JCYJ20170413101713324),200万元,2017-2020年,主持

2)   

深圳市科技研发基础研究项目:StAR3β-HSDDEHP致生殖毒性中的分子调控与信号通路研究JCYJ20170306160553495),10万元,2017-2020年,主持

3)   

深圳市科技研发基础研究项目:塑化剂DEHP致生殖内分泌毒性及其基因调控分子机制研究(JCYJ20150402102135509),15万元,2015-2018年,主持

4)   

深圳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三氯乙烯致变态反应的分子免疫机制研究(201101015),10万元,2011-2014年,主持

5)   

国家863项目:生活垃圾焚烧厂排放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价技术与工具研究(2012AA062802),300万元,2013-2016,子项目参与。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氯乙烯职业中毒特异性蛋白筛选及其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30571557),50万元,2006-2009,第二负责人。

 

2. 成果、奖项

1)成果

1)   

《三氯乙烯致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发病机制与防治技术研究》,获深圳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一,2015年。

2)   

《三氯乙烯致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发病机制与防治技术研究》,获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技奖一等奖,第一,2014年。

3)   

《几类新发食源性疾病的病因研究和预防控制》,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第三,2014年。

4)   

《几类新发食源性疾病的病因研究和预防控制》,获中华预防医学会科技奖三等奖,第三,2013年。

5)   

国家发明专利:特异抑制肝细胞CYP2E1基因表达的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构建与应用,专利号ZL201210155507.5,第一,2012年。

6)   

国家发明专利:特异促进肝细胞CYP3A4基因高表达的载体构建与应用,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210366793.X,第一,2014年。

7)   

国家发明专利:特异促进肝细胞CYP2E1基因高表达的载体构建与应用,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210366745.0,第一,2014年。

 

2)代表性科研论文

1)   

徐新云, 秦逍云, 谭琴,.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对大鼠睾丸和卵巢组织激素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癌变畸变突变2015,27(3)225-229.

2)   

谭琴, 秦逍云,徐新云(通讯作者),. DEHPCHO细胞凋亡基因和癌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现代预防医学 2015, 42(6)1089-1092.

3)   

徐新云,李学余,刘月峰. 三氯乙烯致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参与的混合型变态反应研究.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14,32(12)881-886.

4)   

徐新云,毛侃琅, 袁建辉,等.三氯乙烯对CYP2E1基因高表达细胞和正常肝细胞毒性作用.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14,32(10)723-727.

5)   

毛侃琅,徐新云(通讯作者),. CYP3A4高表达细胞株建立及其对三氯乙烯毒性的影响. 中国药理毒理学杂志, 2013,27(5):848-853.

6)   

徐新云,毛侃琅,毛吉炎,. CYP1A2基因沉默及其对三氯乙烯毒性影响研究. 中国职业医学, 2013,40(4)287-291.

7)   

秦逍云, 谭琴, 徐新云(通讯作者). 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对雄性大鼠激素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癌变畸变突变2014,26(5)365-368.

8)   

徐新云,毛侃琅,袁建辉,. CYP3A4沉默细胞株建立及其对三氯乙烯毒性的影响. 毒理学杂志, 2014,28(1):58-63.

9)   

Xinyun Xu, Yuebin Ke, Jianhui Yuan, et al. Trichloroethylene-induced hypersensitivity dermatitis was associated with hepatic metabolic enzyme genes and immune-related genes. Toxicology Research, 2016,5(2), 633-640.

10)             

Xinyun XU, et al. Altered expression of hepatic metabolic enzyme and apoptosis-related gene transcripts in human hepatocytes treated with trichloroethylene. Human and Experimental Toxicology, 2012, 31(9) 861–867.

11)             

Xinyun XU, et al. Oxidative stress and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expression in human hepatocytes treated with trichloroethylene. Toxicological &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2010, 92(4):801-811.

12)             

Xinyun XU, Rongxing YANG, et al. Severe Hypersensitivity Dermatitis and Liver Dysfunction Induced by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Trichloroethylene. Ind Health 2009, 47(2):107-112.

13)             

Yuebin Ke, Xiaobei Duan, Feiqiu Wen, Xinyun Xu, et al. Association of melamine exposure with urinary stone and oxidative DNA damage in infants. Archives of Toxicology 2010, 84(4): 301-307.

14)             

Yuebin Ke,Xinyun Xu,Shuang Wu. Protective Effects of Extracts from Fructus rhodomyrti against Oxidative DNA Damage In Vitro and In Vivo. Oxidative Medicine and Cellular Longevity 2013, Volume 2013, 1-8.

15)             

Liu JD, Liu JJ, Yuan JH, Tao GH, Wu DS, Xu XY, et al. Proteome of melamine urinary bladder stones and implication for stone formation. Toxicol Lett, 2012, 212(3) 307-314.

 

3)专著和教材

1)   

编委,《现代环境毒理学》,孟紫强主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2015年。

2)   

主编《世界毒物全史》中《生化与分子毒理学分册》,西安:西北大学生出版社,2016年。

3)   

编委,《自由基毒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

4)   

编委,《纳米毒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2009年。

5)   

编委,《毒理学辞典》,武汉:湖北科技出版社出版,2005

6)   

编委,《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规范》,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三、人才培养

培养指导硕士研究生情况:目前有在读研究生2人(南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15MPH王利,深圳大学2015级研究生彭鹏),已毕业7名(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深圳大学研究生)。毕业学生1人考上博士研究生。

主讲本科课程:

毒理学安全评价技术;动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四、联系方式:

  话:136888453350755-25609527(办)

E-mailxyxu2008@163.com

 

 

关闭窗口
学校公众号
学院公众号
版权所有:南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地址:衡阳市常胜西路28号
邮编:42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