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6日上午,13名来自南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科普团队”的成员精神抖擞、整装待发,再次踏上了深入乡里的行程,开展以“精准检测+科普宣教”为核心的“三下乡”实践活动。团队带着专业的设备和满满的热情,依托身高测量仪、体成分分析仪、便携式血压计等设备,为村民提供免费健康检测服务,同时针对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营养素养问卷调查,以专业知识赋能乡村健康事业发展,用实际行动传递健康关怀。
本次活动创新引入数字化健康管理模式,通过智能体成分分析软件同步采集体重、体脂率、肌肉含量等数据,现场生成个性化健康评估报告。“阿姨,您的体脂率偏高,建议每天增加 30 分钟快走锻炼。” 队员们手持分析报告,结合村民具体身体指标,从饮食搭配、运动习惯等方面给出科学建议,让健康指导更具精准性和专业性。




“爷爷,您血压有点偏高,平时做饭一定要少放盐,饮食尽量清淡些。”在村民单爷爷家中,走访队员手持便携式血压计,一边仔细测量,一边耐心地向老人叮嘱日常注意事项。活动期间,各组队员携带血压计、卷尺等专业工具,逐家逐户上门服务。在为村民进行基础健康检查的过程中,队员们发现马脑寨村部分患有高血压的老人家中竟未配备血压计,这一情况折射出乡村健康管理的薄弱环节,也为后续精准开展健康帮扶指明了方向。

“奶奶,您最近每顿饭都吃些啥?蔬菜吃得多不多?”“您家炒菜常放多少盐?”等温暖亲切的对话,在每一组队员与马脑寨村民之间频繁响起。除了健康检查,队员们还围绕“营养素养”展开问卷调查。尽管在沟通中存在方言障碍等困难,但队员们耐心讲解,村民们积极配合,让平日里宁静的村落充满欢声笑语,洋溢着浓浓的温情。队员们仔细记录膳食纤维摄入情况,为后续膳食指导积累基础数据。
此次实践活动以"技术下沉+人文关怀" 双轮驱动,不仅为村民送去了专业的健康服务和实用的营养知识,在城乡健康服务间搭建起温情桥梁。当智能设备的检测数据与村民的淳朴笑容相映成趣,南华学子正用专业行动书写着乡村健康振兴的青春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