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中心概况 | 实验教学 | 建设成果 | 设备环境 | 管理制度 | 师生互动 | 资料下载 | 实验预约 
  教学改革
当前位置: 预防医学与放射卫生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教学>>教学改革>>正文
 实验课程 
 教学大纲 
 实验教材 
 教学视频 
 教学改革 
 教学效果 
 
 
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
2015-06-09 00:28  

一、实验技术

1)引入现代教育技术,科学构建实验教学新平台

“中心”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建立了“中心”网络资源平台,包括开放式的网络教学评价系统、多媒体课件系统和实验室设备及信息管理系统。学生通过网络系统,实现网上实验预约、实验预习、网上实验辅导、答疑和讨论、教学效果评价和仿真模拟演练等;教师通过网络系统进行实验教学信息发布和实验教学管理。目前,“中心”建成了1个网络教学平台、6个多媒体教室、1间有60台机位和224人座的统计信息处理及检索室,对学生开放,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中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网上教学资源。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水平和质量,受到了学生和教师们的欢迎和支持。尤其是在促进创新能力培养和开放性实践教学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充分利用学科的仪器设备资源,不断提高实验技术水平

将院系的优势学科团队、先进仪器设备和技术引入到实验和训练教学中,尽可能多的让学生接触前沿、扩大视野。包括拥有飞行时间质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液体闪烁计数仪、流式细胞仪、荧光倒置显微镜、F4500荧光分光光度计、凝胶成像分析仪等。在形成资源共享的同时,将科研最新成果引入教学,不断充实实验和训练教学内涵,提高实验技术水平。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中心”根据当今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及国家核电事业的快速发展等形势变化设计新的教学内容,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实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了以全程参与式、“案例和问题为中心”式、启发式、互动式、讨论式、研究式、合作式等多种形式的实验教学方法。

1)全程参与式教学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参与实验的全过程,从清洗玻璃器皿开始,到药品试剂的配制准备、仪器设备的调试,到预实验、正式实验和实验课讲授。每次实验课前一周,安排24名学生利用空余时间进预备室配制试剂,调试好所需仪器。然后每个实验室安排一名学生,完成实验预做、备课、课堂讲授、实验课的组织实施和管理等教学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和把关作用。在预做实验时,如果预做失败,就要分析实验可能失败的原因,再通过实验一一验证,找出真正的原因并解决问题后,重新预做,直至预做成功。在学生备课时,对于课堂讲授的内容安排、重点、难点、版书内容、语言表达、讲课仪表等教师都要进行细心的指导,并让学生预讲,预讲通过才能上讲台讲课。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能力和素质上得到的培养和锻炼是其它实验教学方式很难做到的。这种教学方法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明显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案例和问题为中心”教学法

在实施流行病学、综合性实验教学、公共卫生应急等实践教学时采用“案例和问题为中心”教学法,带教时对有关重点、难点和疑点提出问题,通过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课堂教学、课堂讨论,把学生的思维带入现场情景,启迪学生的观察能力、整体思维能力,树立控制疾病的全局观念和群体预防意识,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启发性和探索性教学,实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施教时演示经典的案例(如1973年上海桑毛虫性皮炎爆发的调查过程),并要求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探讨性学习,培养了学生处理群体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启发式和互动式教学法

“中心”积极尝试和使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努力建立教师、学生的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授课时注意将各门课程相关内容有机结合,启迪学生温故知新、承上启下,并提出许多既有科学性又有趣味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边听边思考,积极参与讨论,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启发式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而且还引导学生自己钻研理论知识、提出问题、查找答案、发现规律,达到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创新能力、使学生的学习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单向传授知识的学习模式变为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

4)开放式教学

“中心”实行全开放式的教学与管理机制。在教师指导下,做到实验时间开放、内容开放、器材开放,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

5)研究式教学法

通过为学生提供研究性、探索性实验课题,可以是学生自主选题,也可以是指导教师命题。学生既可单独,也可按照兴趣组合成25人的课题组开展课题研究,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查阅文献、提出实验方案,通过集体讨论、开题报告,评价方案的可行性及优缺点,最后修订和完善实验方案并实施。这种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动手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研究性和创新性实验的建设。

6)合作式教学法

针对有一定难度的且工作量较大的部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与实践,要求学生3-5人一组,集体完成一个项目并写出总结报告。这种方式通过传授合作技能,探索合作方式、分享合作成果,既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根据具体要求设计实验的能力,以及总结、归纳、撰写、阅读论文的能力,又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全局意识和综合协调能力。

 

三、实验考核方法

学习成绩评价充分考虑了基本实验方法、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综合性实验、研究创新性实验及社会实践等教学内容和特点,实验总成绩按100分计算,从4个方面进行评定。

1)实验课程理论成绩评定

实验理论成绩占总成绩的20%,以实验课程的理论知识考试形式命题,闭卷考试。着重考核学生实践理论知识。

2)基础性实验成绩评定

着重于学习态度、动手能力、求实的科研作风、实验完成质量和实验报告质量评价。

1   基础性实验的成绩评定方法

实验操作部分评分

实验报告部分评分

实验操作过程

2

报告格式规范

1

实验操作与理解能力

2

报告数据完整

1

实验完成质量

2

结果、讨论

2

基础性实验占总成绩的40评定方法以每次操作性实验课为一个记分单位,分数为10分,记分项目(见表 1 )。实验操作部分6分,实验报告部分4分,各次实验成绩累计后按35分标准折算。 同时考核学生实验纪律(含到课和请假情况、实验报告交送情况、实验室整理情况(卫生、物品整理)等),实验纪律计5分。要求教师根据成绩评定方法批改实验报告。

3)案例分析及综合性实验的成绩评定

着重于学习态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提问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数据处理能力、调查设计及活动策划、应急响应能力。

2   案例分析及综合实验的成绩评定方法

课堂讨论部分评分

分析报告部分评分

积极参与讨论

1

报告格式规范

1

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1

报告数据完整

1

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1

综合运用知识

1

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讨论的深度与规范性

1

数据处理能力

1

 

 

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1

 

 

案例分析及综合性实验占总成绩的25%,评定方法以每次案例分析实验课为一个记分单位,分数为10分,记分项目(见表 2 )。课堂讨论部分6分,分析报告部分4分。各次实验成绩累计后按20分标准折算。同时考核学生实验纪律(含到课和请假情况、实验报告交送情况、实验室整理情况(卫生、物品整理)等),实验纪律计5分。要求教师根据成绩评定方法,针对不同的实验制定评分细则,并规定了教师批改实验报告的要求。

 

4)研究创新型实验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成绩评定  

研究创新型实验和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任选其一,也可都选,但成绩不重复计算。本部分主要是突出对基本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论文(报告)质量的评价。

研究创新型实验占总成绩的15%,要求学生完整参加研究创新型实验教学过程,提交一篇按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论文格式撰写的研究论文。评定方法(见表3)。

研究创新性实验的成绩评定还对学生到课、请假、实验数据真伪、论文迟交、不交和抄袭等情况进行了规定。研究创新性实验的成绩评定累计后按15分标准折算。

教师根据评定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应用能力。

3 研究创新性实验的成绩评定方法

立题、实验设计、实施研究的能力(15分)

论文 15分)

序号

计分项目

计分

序号

计分项目

计分

1

课题目的性明确

1

1

论文格式规范

2

2

设计方案科学、完整

2

2

结构式摘要

1

3

参考资料、文献齐全

1

3

项目背景介绍

1

4

研究方法详细、可行

2

4

方法介绍

2

5

创新意识强

2

5

统计方法介绍及使用

1

6

研究的实施能力

2

6

结果、结论

3

7

团队协作与贡献

2

7

讨论

3

8

数据处理正确

2

8

文献引用

1

9

实验原始记录规范性

1

9

论文整洁、字迹清楚

1

 

社会实践性实习占总成绩15%,要求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性活动全过程,要求提交活动方案和活动结束后的总结报告。社会实践活动成绩评定方法(见表 4 )。

4 社会实践性实习成绩评分方法

立题、调查活动、实施研究的能力(15分)

总结报告(15分)

序号

计分项目

计分

序号

计分项目

计分

1

活动目的性明确

1

1

活动计划写作规范

2

2

活动方案设计周密、完整

2

2

组织能力

1

3

活动资料齐全、准备得当

1

3

宣传资料准备的合理性、知识性、科学性

2

4

活动程序详细、有可操作性

2

4

现场应对能力

1

5

有创新意识、个性化特征

2

5

活动项目背景介绍

2

6

活动方案实施的能力

2

6

活动项目方法介绍及程序介绍

2

7

团队协作与贡献

2

7

活动成效(咨询人数、服务对象满意度)

3

8

信息处理及时、有序

2

8

活动项目的社会意义

1

9

活动开始资料记录规范

1

9

总结报告整理要求规范性

2

 

关闭窗口

南华大学预防医学与放射卫生实验教学中心 Copyright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 湖南 衡阳 常胜西路28号 邮编:421001
湘ICP备05002963号